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教練型培訓師課程
為什么學習本課程:
傳統(tǒng)的培訓和教學,絕大部分是基于邏輯和信息的。但事實上,如果要真正用出這些知識,轉變成能力和行為,學員需要的是直覺和體驗。
傳統(tǒng)的培訓師,課程中單向“告知”過多,學員有效參與缺乏,學員對學習缺乏好奇、熱情和承諾;傳統(tǒng)培訓更多關注于行為及能力層面,但是真正驅動學員行為改變、能力提升的深層動力卻未被激發(fā)!
大多培訓師因為重復教學,自己內在的動力與熱情未被有效激活,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感受到滿足感與成就感;企業(yè)內訓師的激勵始終令企業(yè)困惑,即使物質精神兩手抓卻效果甚微……
培訓方式:
無PPT的全程視覺化板書教學,教練式提問,隱喻,演練,討論,小組反饋,并充分結合講師點評、學員互評。
學員人數(shù):
30人以內
誰應該學習本課程:
企業(yè)內擁有一定培訓經驗的內訓師及管理者
渴望創(chuàng)造深層改變培訓效果的培訓師
課程大綱:
1.教練為何能為培訓創(chuàng)造價值?
1)什么是教練?教練的本質
2)教練技術帶給培訓的價值有哪些?
對培訓效果的轉化
對培訓師狀態(tài)的擴展:
對學員的深層影響:5個轉變
3)教練在培訓中應用的核心——喚醒潛意識
從“告知”到“提問”-從“講授”到“喚醒”
以成果為導向的教學設計
為學員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成功的未來
內外視覺化教學過程
在框架與流動間*行走
4)教練型培訓師的核心能力
2.培訓教學的第一要領——建立教與學的信任關系
1)如何與學員建立深度的信任?
信任的3個層次
基于信任的培訓師自我介紹
2)培訓中持續(xù)信任的建立-聆聽的4個層次
3.打開潛意識的多元方式
1)設定教與學的成功愿景
如何在培訓前設定培訓的成功愿景?
如何為學員設定學習的成功愿景?
學習成果的階段檢視
2)通過提問撬動學員學習動能
提問對教學的價值
教學中常見的5類提問框架
3)如何創(chuàng)造隱喻?
隱喻的價值有哪些?
創(chuàng)造隱喻的核心要素
4)通過VAK(視聽感)三維創(chuàng)造學習強體驗
視覺化呈現(xiàn)
圖形
現(xiàn)場板書的繪制
手繪海報的設計
空間應用
聲音擴展
能量調動
4.打開潛意識進行課程設計與整合
1)教學設計的CPR循環(huán)
2)潛意識課程設計3步驟
3)為教學內容設計搭橋與流動語
4)教練式教學的大腦原理
5)強化教學體驗的EAT循環(huán)
通過VAK強化學員體驗
教練型培訓師的4種聲調
5.如何為學員創(chuàng)造持續(xù)擴展的空間?
1)創(chuàng)造自我與學員的覺察空間——教學中的5個感知視角
2)為學員提供賦能式反饋
賦能式反饋的特點
賦能式反饋的2個維度
3)通過答疑擴展學員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教練型培訓師課程
轉載:http://www.yniwn.cn/gkk_detail/301835.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項蘭雯
培訓管理內訓
- DeepSeek 賦能課程 劉成
- 《企業(yè)文化內訓師與文化大使 史德安
- 《講好文化課,促進知與行— 史德安
- 《基于DACUM的崗位能力 張子斌
- 《全流程監(jiān)督改善與員工培育 張子斌
- 《AI技能修煉—大模型賦能 朱霄丹
- 精課精師——AI賦能課程開 張熳
- 《懂促動,善賦能-行動學習 張子斌
- 育人篇—企業(yè)內部講師核心 劉曉
- DeepSeek領航——A 毛劍
- 《化培訓為績效》 張子斌
- 精課精師——AI賦能TTT 張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