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見的目標拆解是這樣的,那就是每個人在什么時間,在相應的區(qū)域,在哪些產(chǎn)品線上,應該有什么樣的業(yè)績表現(xiàn)。事實恰恰相反,往往分解的很清楚的目標,卻總是無法像預期那樣實現(xiàn),管理者著急了,就會去強化目標責任,強化績效考核,要讓所有的員工緊張起來,把目標當回事兒。而從根本上說,員工沒有把目標當回事兒,原因主要有三點。
1、這只是管理者的目標。雖然下達給了員工,甚至寫入了績效考核,甚至你還讓員工簽了名,但員工并沒有從心里認為這是我要為之努力的目標。就像家長給孩子報的課外班,那是你想讓他去好好學習,但是你想并不是他想。
2、在多數(shù)員工的認知當中,目標就是一個負累,99%的管理者把目標管理做成了官僚的控制。他們似乎很擔心員工沒有真正理解他們自己所下達的目標,因此不斷的加重考核的力度,想讓員工重視起來。而在員工方的認知則是,這是上級給我的一個目標,然后再來考核,我真是累。我們做好了之后,最終得利的還不是領導。
3、沒有想過把事情做成,不論這個目標實際上是偏高的還是偏低的,還是給的剛剛好當員工缺乏參與的時候,他都會默認為這是不合理的。只是我在你這里工作,沒有辦法,你給我,我就接著,但是在我的心里就沒有那種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的決心,管理者要重新調(diào)整自己的目標管理導向。因為真正的目標管理是要通過你的管理技巧,將自己或者組織的目標轉化成為員工自己的目標。記住這個自己的并不是發(fā)給他的定給他的,就是他自己的,而是他要真正的覺得自己應該去做到。
轉載:http://www.yniwn.cn/zixun_detail/11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