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養(yǎng)心---情緒壓力調整
發(fā)布時間:2020-02-07 18:31:33
講師:王超 瀏覽次數(shù):2904
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情緒壓力調整培訓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情緒壓力調整培訓
培訓對象
企業(yè)中高層管理人員,優(yōu)秀員工
課程收獲
1、了解國學文化,舒緩員工職場壓力
2、儒家修練心智,掌握人際交往之道
3、學會放下,充滿正能量經(jīng)營自己的事業(yè)
4、學會寬容,跟家人,同事,領導更加和諧相處
5、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享受快樂人生
培訓方式
講解,案例分析,討論,游戲互動,音樂減壓,視頻分享等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國學中的儒家
1、國學是什么,為什么為人處事學習儒家文化?
2、儒學是生活的智慧學
3、儒學是道德的理想主義
4、儒學是內圣外王之道“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二部分:儒學正心修身篇,調整情緒壓力
1、“仁德”“德”的修養(yǎng)的內在核心
2、“禮數(shù)”——“德”“仁”的外在表現(xiàn)
3、“克己”——克明峻德,獨善其身
第三部分:君子修養(yǎng)與情緒管理的境界
1、仁智——知者無惑、仁者無憂、勇者無懼
2、和諧——中庸的原則
3、使命
4、孝道——一孝百順
第四部分:君子心志修煉法
一、儒家心志的核心——君子道(在壓力中,保持尊嚴的生存之道)
1、 尊嚴是人生中最難得的珍寶,與快樂的源泉
2、 于亂世遭困窘而不失其樂的儒家
3、 儒家的生存之道——君子道
4、 君子道能給當代生活帶來什么轉變
二、儒家心志修煉的目標——君子之風范(心靈何以坦蕩蕩)
1、君子之志趣
1)依于義而求心安之利
2)求稱名而不求聞名
2、君子之行徑
1)內求諸己,以絕茍且焦躁——君子如何面對挫折?
2)行己有恥,以致勇于擔當——如何塑造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3)有所不為,以成物外之好——君子何以不為不義之財所動?
4)敬畏知天,以順命定之福——動手培育自己的人生幸福感。
三、儒家心志修煉法——君子是怎樣煉成的
1、儒家心志修煉的基本特征
1)儒家教育的是與非。
2)術育養(yǎng)身,德育養(yǎng)心。
3)以儒修心,以求和人,和己,和群,和心。
4)修道入德,以大教育之用
2、德育之用
1)孝悌觀何以支撐三千年和諧之中華?
2)重孝道,以協(xié)調上下級之間關系。
3)推悌道,以化解左右同事、朋友間的矛盾沖突。
4)明利義,以強化對物欲之免疫。
5)立仁義,以成中庸完美之人格。
6)愛人之人焉能無才?——德行是技能提升的助推劑?
3、修身進德,現(xiàn)實為本
1)知識普及應當張弛有度——擇人而教。
2)人有三類五層之分——客觀面對。
3)發(fā)揮天賦才能廣闊自己的天空——擇科而學。
4)積水萬仞,方可奔流千里——因勢而教。
4、自進之路
1)德行修煉,首重環(huán)境。
2)以友為鏡,心態(tài)開放。
3)務實實踐,德自用來,心隨德長。
4)“不遷怒”,永不關閉進步之門。
第五部分:儒學家和萬事興,避開家庭負面情緒帶來的心境困擾
1、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2、男女有別 男人與女人的經(jīng)典區(qū)別
3、婚姻容易失敗的幾種人
4、過分深愛是一種傷害
5、婚姻*的殺手不是移情別戀而是兩相生厭。
6、沒有一百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兩個人。
第六部分:君子交往有道,避免負能量傳遞
1、人際影響:一個人的成功,85%是靠人際關系,其余的只占15%
2、交友: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處下不是卑下,上善若水的人生智慧
4、忍耐是種能耐 《周易》人生智慧
5、溝通才能相通 鬼谷子捭闔之術
6、處靜才能心靜 ,生氣不如爭氣
7、寬容才有笑容 寬容不能忘記過去,卻可以放大未來。
第七部分:正能量治企-- “儒家管理”的王道
1、責任觀(匹夫有責)
1)孔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
2、權力觀(能上能下):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3、利益觀(為己為人):孔子“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4、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shù)”;
2)“知行合一”的認識實踐統(tǒng)一論;
5、儒學三綱“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1)“自立立人,自達達人。”;
2)以“義“統(tǒng)”利“,世界大同;
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6、“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日清日高”的時間管理;
2)“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
7、“中庸”管理之道;
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慎戰(zhàn)自保全勝“先敵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8、普世價值觀;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顏回“不遷怒,不貳過”;
第八部分:心靈寧和,享受暢達人生!
1、每天都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莊子如何認識人生?
2、道法自然:生命是一個過程。
3、人生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4、閱歷決定能力,見識決定膽識。
5、心境決定環(huán)境,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 道家思想與人生心態(tài)
6、自信方能自強 ,莊子的人生觀。
7、入世的身體,出世的心靈。(清靜經(jīng)分享)
情緒壓力調整培訓
轉載:http://www.yniwn.cn/gkk_detail/233149.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王超
[僅限會員]